学校首页  专题网首页  上级精神  学校动态  基层快报  学习园地  通知公告  活动简报  整改落实  先进典型 
通知公告
我校开展学生公寓门禁系统启用试点工作 2014/05/16
立行立改、服务读者——图书馆自习... 2014/05/13
统计学院立行立改显成效 以改促建助... 2014/05/07
我校精简会议文件 改进会风文风 2014/05/06
我校第一批“立行立改”项目进展顺利 2014/05/06
学习交流
习近平: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不定指... 2015/01/13
补好理想信念的精神钙质——六论为... 2014/12/11
扫除制度落实的现实障碍——五论为... 2014/12/10
抓住联系群众的时代触点——四论为... 2014/12/10
打破党内生活不良惯性—三论为作风... 2014/12/09
学习园地
当前位置: 专题网首页>>学习园地>>正文
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
2014-08-23 15:57 王长忠 《 光明日报 》( 2014年08月23日 06 版) 

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,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、实践的主体和社会前进的动力。党的群众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。“一切为了群众”的工作目的、“一切依靠群众”的工作方法、“密切联系群众”的工作作风,是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有机统一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,就要站稳群众立场,坚定群众的主体地位,始终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价值观和方法论。

要坚持“一切为了群众”的价值取向

任何一个政党都有为谁立命、为谁谋利的方向目标和价值取向。中国共产党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价值追求,把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,这是党的根本价值观。

“一切为了群众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所在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替民代言、为民谋利的政党,所代表的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,否则就背离了党的本质属性。

“一切为了群众”是党存在的价值所在。偏离了这个价值取向,党就找不到奋斗的目标方向,没有了检验和衡量的准绳,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及意义。

“一切为了群众”是党的生命力所在。一切为了群众,群众才会支持党;只有一切为了人民,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才会被群众所理解、支持和践行;只有从改善人民群众的福祉出发,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,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。

要坚持“一切依靠群众”的工作方法

党是在人民群众及其实践中获得成长和发展的,一切依靠群众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,这始终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方法。依靠人民群众的问题,实质是一个如何看待人民群众、如何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问题,是党怎样把群众的意志上升为党的方针,再到群众中去落实的问题,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。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,就必须坚持一切依靠群众,做到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。

决策要从群众中汲取。领导者要深入到群众之中,充分发扬民主,对从群众实践中搜集来的个别的、分散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综合,把其中合理的正确的成分集中整合起来,化为对现实社会情况的规律性认识,并据此制定路线、方针、政策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,更加要求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地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、深入一线,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

推进要靠群众参与。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认知的主体,更是社会创造的主体。从群众中来,还得到群众中去,科学理论和客观规律只有被广大群众所掌握、应用,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。依靠群众,就要宣传、组织、发动、引导群众,坚持不懈地宣传党的理论、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被群众知晓、掌握、运用,从而获得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。

结果要由群众评判。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,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。无论是制定政策、出台规定,还是评选评比、考核表彰,都要注重群众评价,增加群众的话语权、评判权,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、自我认可。坚持群众标准、由群众来评判,不能走过场,必须具有约束力,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,群众反对的就坚决纠正,使工作始终体现群众意愿,经得起实践、人民和历史的检验。

新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更加注重群众路线

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归根到底是群众工作,必须密切联系群众,贴近基层、贴近群众、贴近生活。新形势下,宣传思想文化资源、阵地、载体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社会化发展的趋势,必须重拾群众路线这一法宝,发动、组织、依靠群众来推动工作开展,让群众成为主力军。通过增强四种意识,进一步改进当前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。

理论武装上增强“群众意识”。从认识论上理解,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、将分散的意见转化为系统的意见的过程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。从方法论上讲,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主要体现为领导和群众相结合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。要调动群众参与热情,开展多层次、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,不断壮大“草根”宣讲员和文化志愿者队伍,在群众中培养“乡村讲师”“社区先生”“企业名嘴”,让这些百姓身边的“明白人”“理论家”走上讲坛、走进课堂,以群众视角和实例阐释党的理论。把“普通话”转化为“地方话”,把“大道理”转化为“小故事”,把党的政策理论转化为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听得懂的话,促使党的政策理论被基层群众掌握运用。

新闻宣传上增强“服务意识”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尤其是新闻宣传工作,要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,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宣传群众,以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去服务群众,有效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,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,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好。新闻宣传应当开展好“走基层、转作风、改文风”,面向基层、深入群众、服务群众,敏锐关注群众诉求,反映群众心声,回应群众关切。要突出宣传社会主流,坚决杜绝一味为吸引眼球的“猎奇”“增趣”类报道,坚决克服一味迎合市场带来的低俗化现象,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虚假新闻。

文化活动与创作上增强“精品意识”。农村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,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文化生命力。通过政策支持、舆论引导等方式,把以前的“送文化”下乡变为“种文化”在乡,发挥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,不断巩固、深化和拓展教育活动成果,努力把一批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成为文化惠民新领域、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新举措、接地气问民生的新渠道。坚持眼光向下、重心下移,把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重心放在基层,放在群众生产生活一线的源头。加快构建面向基层、服务群众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机制,从创作源头抓起,动员和组织作家、艺术家深入实际、深入生活、深入群众,坚持群众评价为最高标准,不断推出“接地气”“有底气”“聚人气”的精品力作。

思想道德建设上增强“制度意识”。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全局工作之中,体现到各项政策制度之中,纳入到法律法规制定和社会治理之中,集中力量对人们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,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、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。(作者为中共邵阳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)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©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opyRight©2005-2014 All Right Reserved 豫ICP备050005861号
东校区:中国·河南·郑州市金水东路 文北校区:郑州市文化路80号.